鋼結構加工的質量控制主要在于制作過程中的全過程跟蹤檢查控制,主要有以下幾點:
一、鋼結構圖紙深化:
深化設計圖紙要根據(jù)設計圖對鋼結構的構造、節(jié)點構造進行完善。分析加工焊接變形及結構受力變形,提出對結構的預變形的處理措施。
詳細注名構件的編號、定位尺、重量、材料等信息。要能反映出工程整體三維關系、主要控制坐標等宏觀信息,以利于安裝時測量控制。
根據(jù)現(xiàn)場起重要求進行分段,并充分考慮到安裝偏差,焊縫收縮變形等因素,對現(xiàn)場需要焊接的位置盡量在加工廠焊接,如幕墻預埋件,操作平臺。
二、鋼結構原材料控制:
1、鋼材:應詳細檢查鋼廠出具的質量證明書或檢驗報告,化學成分、力學性能和其它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現(xiàn)行標準的規(guī)定。
根據(jù)鋼材質量證明書與尺寸規(guī)格表逐張檢驗、核對,并檢查鋼材表面質量、厚度、局部平面度,鋼材端邊或斷口處不應有分層、夾渣等缺陷。
2、焊接材料:采用的焊接材料必須與本工程所使用的鋼材相匹配,由于不同的生產(chǎn)批號質量往往存在一定的差異,應按要求分批進行抽查。
焊條、焊劑要保管得當,不得受潮,否則不僅影響操作的工藝性能,而且會對接頭的理化性能造成不利影響。焊接材料放置時間過長或受潮后要重新進行焊接試驗。
三、鋼結構下料制孔控制:
切割前鋼材表面的清潔度、平整度,切割尺寸、斷面的粗糙度、垂直度、缺口深度及坡口角度等符合要求;裝配及施焊處的表面需處理。
放樣:各部件和零件的組裝,構件預拼件組裝都需有專業(yè)放樣工在加工面上和組裝大樣板上進行精確放樣。放樣后須經(jīng)檢驗員檢驗,以確保構件加工的幾何尺寸、角度準確無誤。
鉆孔模板、鉆孔后的連接板、節(jié)點板與本體上的基準線對應;孔的偏心、孔距的偏移、孔距、圓度及垂直度、孔壁、孔邊的表面質量要嚴格控制。為了確保鉆孔精度和質量,采用模鉆時均須有放樣工放樣劃線劃出基準軸線和孔中心。
四、鋼結構裝配控制:
組立等的工作平臺與胎架的強度、剛度、水平度及有關的工裝夾具;大樣及特制胎具的尺寸;零部件的材質、編號、尺寸、加工精度、數(shù)量、連接及施焊處表面處理;基準面、基準線,十字中心線,零部件的裝配位置線;零部件的裝配位置、方向、角度、同心度、垂直度、拱度、坡口的角度、鈍邊、間隙,襯墊板的密貼及接頭的錯位;裝配的次序及方法,加放的焊接收縮及加工余量;定位焊的尺寸、長度、間距、位置、表面質量。
構件的拼裝:構件拼裝是指埋弧焊前的點焊定位固定,拼裝前應對小料進行矯正,由放樣人員劃出中心線、定位線,待檢驗合格后才準點焊固定,應待檢驗后才準交付正式焊接。
五、鋼結構矯正:
矯正:矯正工作貫穿鋼結構制作的整個過程,從下料前到下料、埋弧焊、組裝手工焊等均須矯正,以確保構件的尺寸、質量、形狀滿足規(guī)范要求,嚴格控制彎曲、扭曲變形。
摩擦面處理:構件的連接摩擦面端頭應用銑床銑平,摩擦面經(jīng)拋丸機處理表面摩擦度,在自然情況下使其產(chǎn)生浮銹。摩擦面加工同時應采用相同的材料和加工方法制作試件,并進行摩擦系數(shù)試驗,以確保摩擦系數(shù)達到規(guī)定要求。
構件表面處理:加工后的零件、部件、構件應均按規(guī)定進行邊緣加工,去除毛刺、焊渣、焊接飛濺物、污垢等,并進行表面檢查。待構件成品并去凈表面后,用拋丸除銹機進行表面除銹處理。
六、鋼結構成品檢驗
圖號、構件號、軸心線、零位線、1m標高線等鋼印標記及它們的方向與位置。構件的總長、斷面尺寸、彎曲度、扭曲度、拱度、兩端的傾斜度、平面的對角線、工地焊接的坡口,安裝孔的孔距、位置尺寸是否合格,構件的外觀質量及切割自由邊的倒角等。